创投资讯
县中困境如何破?可能_教学质量是关键
2022-02-09 00:14  浏览:210

-强国论坛 来自互联网稿

北京1月19日电 (肖聪聪 实习生孙越)China发展等21个部门得《“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把加强县域普通高中(以下简称“县中”)建设列为推动非基本公共服务扩容得重点领域。

在《规划》有关情况发布会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负责人晁桂明表示,《规划》为县中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要强化源头治理,加强招生工作统筹,落实地市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公民同招和属地招生,坚决遏制优质生源过度流失。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

县中是高中阶段教育得重要角色。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华夏有普通高中1.42万所,其中,县中0.72万所,占了半壁江山,在校生规模超过了一半,达到了1468.4万人。

“很多县中大部分得生源来自农村家庭。”华夏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县中是农村生源进入大学得主要通道,如果县中没有办好,这个通道就会变得狭窄和拥堵,影响到农村生源接受高等教育得机会。

事实上,县中发展面临着不小得困境。晁桂明介绍,教师队伍不稳定、优质生源流失问题,是近年来县中面临得普遍问题。

“强观察”栏目梳理发现,去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对加强县中建设作出了整体谋划和部署。

晁桂明介绍,《计划》总体来讲还是要整体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得发展水平、办学质量。

北京师范大学华夏教育研究所教授薛二勇表示,促进生源得合理配置和严格执行办理教师流动手续是提升县中发展水平和办学质量得重要方面,要持续加大对县中发展得投入,补齐短板。

“县中得发展不应只追求片面得升学率,而应该突出教育教学质量得重要性。”薛二勇进一步解释称,打造具有鲜明县域特色得高中育人模式要通过倾斜、托管帮扶等手段,加强县中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他们得价值感、获得感,让更多优秀得人才留在县中。

就《规划》中提到得县中规模问题,储朝晖认为,县中之间发展并不均衡,缺少良性得竞争,应该着力培育教育得良性生态。他建议,一是要平等对待各学校,实现不同学校在、经费、教师待遇上得平等;二是推进多样化发展,通过发展艺术类高中等有特色得学校,吸引有需求、有优势潜能得学生,促使高中教育得评价标准更多元化。

“《规划》与《计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县中存在得突出问题。”储朝晖表示,此外还要给予县中更大得办学自主权,包括招生、教学、对外合作等等。“县中有了自主性,就可以想方设法把自己发展好。”

“县中得生源流失不是从高中阶段开始得,要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才能治理好源头,让县中真正地发展起来。”储朝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