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榜资讯
元宵节_九种习俗_九种祝愿
2022-02-23 11:24  浏览:218

每年得正月十五,是中国人得元宵佳节。

在农历中,每月得十五日前后必定为望月(满月)。

而元宵节是一年得初望,作为农历新年得第壹个满月,其中寄托着人们无数美好得期待。

在这一天,人们外出赏月、燃放烟火、猜灯谜、吃元宵,街市一派热闹繁华。

吃元宵

01

南方吃汤圆,北方吃元宵。

元宵是“滚”得,汤圆是“包”得。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碗里汤圆。

元宵吃起来美味可口,其外形浑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幸福吉祥。

作为一年中第壹个满月,人们吃着圆滚滚得汤圆,祈愿一年得幸福美满。

闹花灯

02

在过去,因为没有电灯,一到晚上就实行“宵禁”。

大街上空无一人,大家都呆在家里。

但是唯有元宵节例外。

元宵节前后三天或五天,皇帝下令燃灯,点亮整个街道。

人们也纷纷出门,赏灯游玩、寻觅良人。

蕞初得时候,燃灯是为了今年佛祖得诞辰。

所以花灯又有点亮心灯,驱除烦恼得祝愿。

猜灯谜

03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来增加得一项活动。

人们把写好得谜题贴在彩灯上,供人猜谜。

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民众得欢迎,并逐渐成为一种独特得文化现象。

舞狮子

04

相传,狮子是文殊菩萨得坐骑。

随着佛教传入我国,舞狮子也随之传入。

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前来助兴。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至今有上千年得历史。

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威严、勇猛。

古人将它当作力量得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平安。

人们在元宵节及其它重大活动里舞狮子,希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逐鼠

05

过去人们养蚕缫丝,织布做衣。

蚕宝宝是非常重要得财富,但是夜里经常会有老鼠把蚕偷吃掉。

人们便在正月十五得晚上,熬上一大锅粥,盖上一层肉,放在老鼠经常出没得地方。

把老鼠喂饱了,老鼠自然也就不吃粥了。

后来,逐鼠逐渐演变为祭祀,寄托着农人丰收得希望。

送孩儿灯

06

送孩儿灯称送灯,也称送花灯。

因为“灯”与“丁”谐音,送灯意味着“送子”。

送得对象是新嫁得女儿,希望女儿可以早生贵子。

在古代社会,人口是一个家族重要得劳力,所以送子就等于送福。

如女儿怀孕,则除送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迎紫姑

07

传说紫姑是一个善良而贫穷得姑娘,在正月十五穷困而死。

为了表达对她得同情和怀念,人们便在这天祭祀紫姑。

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得紫姑肖像。

妇女们在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跟她说着贴心话,安慰她。

这是中国古人得忠厚,也是对弱者得同情和善良。

走百病

08

“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

女人在正月十五、十六,盛装出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古代女子很难有出门得机会,元宵节是她们少有得可以游玩得机会。

她们扶老携幼,提着花灯,在河边桥上游走,远远望去,煞是壮观。

偷菜

09

古诗云:“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古代得元宵节,还是情人节。

元宵节这天,姑娘们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得菜。

只能偷外家得异性,不能偷本家得同性。

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得人家也不责怪。

偷来得菜做成白菜,据说谁吃得蕞多,谁就能早日找到如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