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首席感谢 姚绍毅
在城市迭代发展新格局中,如何回答好中心城区转型升级得时代课题?2月24日,青岛市市南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壹次。
面对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样板区得光荣使命,围绕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样板区得目标任务, 市南提出,统筹 “西提东优”空间布局,强化精致、活力、时尚、幸福、高效这五种市南长期发展形成得和承担样板区建设重任所应当具有得特质,全力打造历史文化保护区、活力经济先行区、更新建设骨干区、美好生活典范区、现代治理标杆区和风清气正引领区,持续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市南区是青岛得中心城区,有优势也有面临着更多得困难和问题:比如,现代金融等主导产业有所弱化;文化、旅游、科研等优质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不高;
土地等资源约束趋紧和楼宇资源闲置并存;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历史城区得保护和活化利用需全面发力;老旧小区改造等任务依旧繁重,停车难、交通拥堵问题亟需有效解决……
短板弱项就是发展空间,堵点问题就是发力关键。
未来五年,市南提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和 “四新”经济聚集地。五年内实现科技企业数量倍增,新增 “瞪羚”企业10家,科技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850家、46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0亿元,引才聚才20万人。提升现代金融、数字经济、高端商务、时尚消费、航运物流、文化旅游等6大主导产业。新增上市企业10家以上,管理基金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金融业增加值突破400亿元。
推进文脉传承与创新,打造历史文化保护区,增强城区软实力。加快推进中山路区域建设更新,加快推进八大关区域保护利用。高起点建设城区。全面推进179个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管理三年攻坚行动项目,攻坚突破 “双十”工程,推进老旧楼宇改造和楼宇连通工程。推进前海一线、火车站至汇泉广场、五四广场等片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保障地铁4号线、5号线建设,开展地铁沿线 TOD 综合开发。高标准更新城区。改造提升51条道路、41条背街小巷,增加停车泊位1万个以上。整治提升11处山头公园,建设公园城市。改造50个老旧片区,实施飞线整治、楼体保温、电梯加装等工作,实现准物业化管理基本全覆盖。
全力发展民生事业,打造美好生活典范区。强化民生基础保障。优化就业,五年培训5万人,新增就业15万人次,创业带动就业4.5万人次以上。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争创China健康促进区和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成区疾控中心,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达到每千人4.5个托育位标准。深化义务教育 “双减”、教育质量评价等改革,做优 “1246”集团化办学项目,建成连云港路小学,新建改建第七中学等4所学校、幼儿园,新增学位3800个 以 上,引 育 10 名 省 级 以 上 名 师、名 校 (园)长,200名名师、教学能手,创建China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市、区)、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
2021年,市南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推进 “七大提升工程”“八项突破行动”,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6.2%、6.9%、13.6%,税收比重87%,居全市首位。民生支出占公共支出比重达73.2%,完成6类20项民生实事。各项事业取得明显发展与进步。
蓝图已经绘就,锚定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样板区得目标,市南正在不断超越自我。